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癥系指因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在外力因素作用下,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而刺激或壓迫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出的一種綜合病癥,也是日常生活中腰腿痛常見的原因之一。以腰部4~5節、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
臨床癥狀: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脊柱側凸、腰椎活動度減小、腹股溝區或大腿內側痛、馬尾神經綜合征、尾骨疼痛、肢體麻木感
貼敷位置:腰椎處,坐骨神經疼痛處,四盒一周期
臥床休息,睡硬板床
肩周炎
n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最后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癥。肩周炎是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不便為主要癥狀的常見病癥。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并向頸部及肘部放射,還可出現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縮。
貼敷位置:肩關節處以及疼痛位置,三合一周期,配合上舉鍛煉
頸椎病
n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頸椎病分類及癥狀:頸型頸椎病(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神經根型頸椎病(頸部上肢麻木、疼痛)、脊髓型頸椎病(頸脊髓損害,骨質增生、椎管狹窄)、椎動脈型頸椎病(基底動脈供血不全,曾有猝倒發作,并伴有頸性眩暈)、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食管壓迫型頸椎病(頸椎椎體前鳥嘴樣增生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
貼敷位置:頸椎處,三盒一周期
配合輕柔緩慢的頸部運動。
滑膜炎
滑膜是一層薄而柔軟的膜狀物,覆蓋著大部分關節內結構,它既能分泌滑液,減少關節面的摩擦力,防止表面粘連,又為關節軟骨提供營養成分及排泄廢物等。由于創傷、感染、骨質增生、關節退變、風濕病、手術等因素,刺激滑膜,導致其損傷而發生炎癥。輕癥者可出現關節腫痛積液、發軟、局限性壓痛、伸屈困難、活動不利,滑膜炎嚴重時會造成患者暫時或長期部分喪失勞動力,最終可能導致膝關節畸形及功能喪失,好發部位膝關節,胯關節,肘關節
貼敷位置:腿窩向上膝蓋處,疼痛積液處完全包裹住,四盒一周期,減少運動
坐骨神經痛
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1.原發性:為坐骨神經本身的炎癥反應,臨床中主要以坐骨神經的無菌性炎癥反應為主。2.繼發性:主要是指源自于外來的壓迫或刺激,導致坐骨神經出現水腫、缺血、變性等一系列炎癥反應,又分為根性坐骨神經痛和肝性坐骨神經痛,臨床常見的有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妊娠子宮壓迫等。多發于40~60歲的人群,男女均可發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典型癥狀就是一側或雙側下肢的放射痛,有時合并麻木感,可表現為腰部、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及足背外側的疼痛。
貼敷位置:疼痛處,四盒一周期。
骨質增生
增生性骨關節病屬于骨性關節炎中后期的病變類型,是一種以關節軟骨損害和周圍骨質增生為主,并累及整個關節周圍組織的最常見的關節疾病,會出現關節軟骨退變、斷裂,缺損,甚至整個關節面的損害。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肥大、活動受限,好發于膝、髖、頸椎和腰椎等負重關節。好發于肥胖的中老年人、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
貼敷位置:患處,增生位置,膏藥可以緩解疼痛,防止增生繼續變大
六盒一周期
骨折拉傷
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膏藥貼敷可以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盡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
貼敷位置:骨折處,拉傷處,一般四盒一周期(視情況而定)
腰肌勞損
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的積累性損傷,引起局部慢性無菌性炎癥,以腰部隱痛、反復發作、勞累后加重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疾病。又稱“慢性腰部勞損”、“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是導致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慢性、病程長、易復發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腰部疼痛,可向臀部放射,不伴有明顯的器質性改變。站立或扭轉時疼痛加重劇,容易反復,勞累、受風寒后可導致癥狀加重。
貼敷位置:患處,疼痛位置,四盒一周期
腱鞘炎
腱鞘是近關節處的半圓形結構,環形包繞肌腱組織,起到固定肌腱的作用。當關節活動時,肌腱與腱鞘之間會產生相互摩擦,如果兩者摩擦過度就會引起炎癥,導致腱鞘炎。表現為局部疼痛、壓痛、關節活動受限等癥狀。可發生在不同年齡段,主要發生在中老年勞動者,好發于手部和腕部,多見于長期、過度使用手指和腕關節的人群。慢性勞損是腱鞘炎的最常見因素,此外,外傷、感染、風濕熱、哺乳期、受涼等是常見誘因。日常要注意保暖,減少患部頻繁活動,休息為主,多吃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多攝入蛋白質,避免刺激性食物。
貼敷位置:患處,疼痛位置,三盒一周期
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是位于脛骨與股骨之間的一副纖維關節軟骨,一般是因膝關節外傷引起的兩塊軟骨損傷,局部是以疼痛、腫脹、關節水腫,甚至關節交鎖、膝關節運動障礙為主要癥狀的損傷,患者通常有明顯的外傷史。好發人群:青壯年、老年人。半月板損傷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膝關節內外側間隙疼痛、膝關節絞索、彈響、打軟腿,最常見的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易并發單側肢體運動障礙、膝關節滑膜炎、頑固性疼痛等疾病。平時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細糧,多吃粗糧,禁忌飲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貼敷位置:膝關節內外側,疼痛位置,六盒一周期
網球肘
在臨床上被稱為某些骨骼外上髁炎,是因外傷,慢性勞損導致的前臂部分肌肉與脛骨外上髁連接處的無菌性疾病,其實質是肌腱組織的退行性改變。好發于30~50歲的人群。網球肘本質是一種慢性損傷性炎癥,多因長期、反復用力活動腕部(可導致前臂過度旋前或旋后),引發肱骨外上髁處產生慢性損傷所致。主要癥狀為逐漸出現的肘關節外側明顯疼痛、灼熱,握力減退,個別患者活動前臂時會有肘關節彈響,嚴重者可出現日常功能受限。中醫屬“筋痹”范疇,本病多因慢性勞損或風寒濕邪入侵,肘部經脈受損,致局部氣血阻滯、脈絡不通而致,可以通過養血和血、通絡止痛法治療。日常需忌辛辣食物。
貼敷位置:肘關節及外側,疼痛位置,三盒一周期。
跟腱炎
跟腱炎時一種由于跟腱反復收到劇烈拉伸產生勞損后引起的退行性病變,多見于跑跳運動員或職業球員等跟腱反復受力的人群。患者主要表現為腳跟上方疼痛、腫脹和僵化,最主要表現時跟腱處(腳跟上方)疼痛,在腳跟活動和跟腱受力后加劇,嚴重這無法下地行走。除此之外,急性期患者可伴有跟腱腫脹、皮膚潮紅的表現,慢性期患者可伴有跟腱痙攣、僵硬的表現。日常要合理休息,減少跟腱活動。
貼敷位置:跟腱處,三盒一周期 |